国内大规模的加固市场
据报道,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已超过80万座,高铁桥梁累积长度超过1万公里。仅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流上,包括在建的长江大桥总量达到135座。桥梁已成为中国建造的靓丽名片。
而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大量的桥梁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更由于混凝土桥梁结构在长期使用环境(如荷载、碳化、冻融、化学介质侵蚀等) 作用下,引起结构开裂,桥梁的承载能力降低,使用年限缩短,甚至出现桥梁坍塌情况。
近几年,预应力碳板加固技术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作为预应力碳板加固技术的大力推广者,上海悍马近年来在国内多条高速桥梁上成功应用该项技术,那么,悍马预应力碳板技术为何能够在桥梁等大跨度结构上取得成功?相比于传统的加固方式它有哪些优势?现在就随小悍一起来看一看:
一、有效的加固方式
瑞士弗里堡大学在四组相同的混凝土梁上所做的抗弯实验
实验证明,普通混凝土梁和普通碳纤维板加固的混凝土梁,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钢筋屈服破坏和剥离破坏,而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混凝土梁承载力则大大提高。可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明显。
预应力碳板,变被动加固为主动加固:
1.让新老构件共同受力
2.充分发挥碳纤维板的高强性能
3.解决应力滞后现象
二、稳定的预应力系统
碳纤维材料弹性模量与钢筋相近,但强度是钢筋的5倍,因此碳纤维材料发挥其强度时变形较大,钢筋屈服或混凝土破坏时,碳纤维的强度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可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大提高碳纤维材料的利用率。悍马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系统在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既能减少结构的挠度变形,也能减少和封闭裂缝。
相比于预应力钢绞线等容易生锈腐蚀、电极腐蚀、热胀冷缩、弯角应力损失、施工繁琐的缺点,预应力碳纤维板系统展现了强大的加固优势,它具有耐酸碱盐、碳纤维性能稳定、胶水长期性能好、应力损失小、施工方便等特点,是更加稳定的预应力加固系统。
三、先进的锚具设计
1.锚具孔道及夹片采用合理的倾角、齿纹角度、齿纹深度与齿纹延夹片长度方向的变化方式,使夹片与碳纤维板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与牢固,克服了常见的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滑动与劈裂的问题。
2.锚框采用一体冲压成型工艺,整体强度高,避免焊接产生的强度不足及焊缝应力分布不均问题。
3.锚块孔道及夹片采用高精度线切割工艺,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实际受力情况与理论分析贴合度高,保证张拉效果。
4.夹片与锚块采用一体切割成型,锚块与夹片编号一一对应,实现锚块与夹片接触面的较好贴合度与适配性,保证受力均匀。
5.采用分体式设计,各零部件分开包装运输,更换简便。
6.使用固定锚栓固定锚块及锚框,克服偏心张拉偏心距造成的弯矩对整体系统的影响。
7.仅对锚块所处位置开槽,开槽深度及开槽面积小,减小对原构件损伤程度。
8.采用现场安装形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碳纤维板的裁剪长度,避免一体式锚具无法更改碳纤维板长度的劣势。
9.安装零部件简便,除锚框、锚块及夹片外其余部件均为标准件;同时提供安装所需的各种工装,简化施工流程。
四、完美的预应力解决方案
你是否在预应力碳板加固中,遇到过以下6大难题?
1.预应力拉力不足
2.锚具太重,安装困难
3.操作复杂,时间长
4.碳板长度需定制
5.对混凝土结构破坏
6.耐久性差
悍马预应力碳板怎样解决以上困惑?看下图:
五、稳定的碳纤维品质
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强度是影响整个加固系统性能发挥的首要因素。在施工中,易出现碳纤维板横向断裂、纵向断裂等情况,在保证施工和模具安装的情况下,其往往是碳纤维板材料质量不合格引起的。我国规范规定预应力碳板标准值2400MPa,而悍马张拉试验中,预应力碳纤维板强度已经远远超过3000MPa。高差的富余值使预应力碳纤维板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也使得加固更有保障。
六、200万次疲劳检测
在200万次疲劳荷载试验中,试验设计疲劳荷载上限Fmax192KN,下限Fmin168KN(应力幅160MPa),疲劳次数200万次,振动频率5HZ。
试验结果显示:悍马预应力碳板及配套锚具系统经过200万次疲劳试验,试件锚固完好,未滑脱。
七、优质的定制服务
悍马提供:定制化预应力碳纤维锚固系统服务,可依据实际待加固构件尺寸定制相当匹配的锚具系统。
八、丰富的应用经验
在国内G2京沪高速、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G40沪陕高速、G4011扬溧高速、G30同三高速等国内数条高速公路桥梁应用。其中包括武汉军山长江大桥、芦氾河大桥、通济河大桥等特大桥梁的维修加固。丰富的应用,积淀了深厚的实战加固经验,为国内桥梁等大跨度结构预应力碳板加固提供了研究依据。
本文链接http://www.shhorse.com/Article/wsmdxzyyltb_1.html
(本文系悍马加固材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于本人联系,如有侵权,后果自负。)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港珠澳大桥:世界级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 二战以来新加坡特大倒塌灾难 背后缘由引人深思
- ATM取现政策调整 2016各大银行新政策调整一览表
- 让文革新贵王洪文发迹的国棉十七厂,后来怎么样了?
- 现有规范对植筋锚固深度过于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