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上图东馆、上博东馆、上海大歌剧院向青年设计师征集方案。支招——“真正的好建筑,骨子里就有一个美人胚”
上海图书馆东馆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占5000平方米,大量空间留给读者活动。建筑理念要保证20年不落伍,重点不在于藏书容量,而在于发展理念。要打造成为大众的书房、客厅、工作室。
上海博物馆东馆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融合多个艺术门类,突出书画、工艺藏品优势,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希望能打破封闭式的展览方式,建筑、展厅内外追求一种通透性。
上海大歌剧院
规划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将选址世博后滩地区,打造上海“沿江沿河”文化新地标。上海大歌剧院的建设开创了全国歌剧院的先河,坚持以民族原创为基础,加强原创剧目的经典化。
“未来的上海大歌剧院将坐落在黄浦江畔,能不能用流线型线条,体现黄浦江水的质感?”担任过世博会总导演的滕俊杰这样畅想。
“十三五”期间,浦东将新添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三个市级文化设施。为此,本市相关部门发起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希望通过“群智群策”“众筹众创”,描绘上海未来重要城市景观的外观和内涵。
“真正的好建筑,骨子里就有一个美人胚。”上海创意设计师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这样比喻。在赛事发布会上,浦东新区规土局局长许健曾还透露了一桩旧事:“建造南浦大桥时,对于如何减少引桥造成的土地浪费问题,难倒了不少设计师。当时一名中学生给市政府写信,提出大桥引桥采用螺旋形一层一层盘旋向上,在空中兜圈子以节约土地的方案,南浦大桥施工时真的采用了这个创意。”
好建筑的“美人胚”该如何塑造?设计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这样的文化设施又会遇到哪些难点?青年设计师在大胆设想的同时,如何拿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设计方案?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哪些需求和元素?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一些业界和三大馆的未来用户,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或许有“抛砖引玉”之效。
用设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青年设计师们,准备好了吗?
设计充分考虑功能定位
建筑尽量少“说话”或衬托内容“说话”
“对青年设计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和难题就是没有前例可参考。”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目前图书馆发展进入第三代,“第一代图书馆主要功能是藏书,像旧上海市立图书馆,书库在当中,阅览室在周围,读者与资料是分开的。第二代图书馆注重开架阅览,如当下的上海图书馆,有100多万册开架图书,读者与资料是接近的,这种布局更适合个别阅读。第三代图书馆不再局限在书本,而是以交流、共享为中心理念,读者既可个别阅读,又可讨论交流;既能获得信息,又能体验和使用各种学习工具,突出数据、多媒体和人。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空间形式,需要青年设计师发挥才干。”
功能定位提供了设计素材
场馆的功能性,是不少提出首要考虑的要素。“未来的上图东馆,需满足五大功能定位,衍生出五大功能空间:资源保障中心、知识交流中心、决策咨询智库、创新体验中心、国际交流平台”,吴建中指出,这五大功能定位实际上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素材和“炮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大功能空间绝非各自独立,如何以“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开放灵活”“生态环保”“互联互通”为原则,形成合理空间布局,值得青年设计师思考。在吴建中看来,此次三大重要文化设施面向国际青年建筑师举办设计竞赛,更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和理念发挥,“如果青年设计师对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理解不深不透,可能很难做出恰当且优秀的设计。”
“很多世界知名美术馆、博物馆,如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等,都是通过大修,对空间布局和展陈进行大量调整,日渐完善的。作为新建场馆,在设计上应该尽量不留遗憾。”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李磊指出,三大馆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定位,对公共文化设施来说,最重要的是内部空间,建筑要尽量少“说话”,或者说要衬托内容“说话”。当然,建筑少“说话”不等于平庸,但内部空间一定要服务于场馆功能,“就像改造后的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外部造型很有特色,内部空间也安排合理、光线适宜。”
可发挥想象,但不要太复杂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简洁、大方、庄重是我们的追求。”吴建中认为,在建筑外形上,上图东馆不求奇、特、炫,要中规中矩且融入中国特色,“更重要的是建筑的内部功能与空间设计。空间是图书馆建筑的核心要素,它不仅与建筑形态有关,还是图书馆功能和思想的具体表达。我们希望未来的上图东馆可以借助空间语言的表达,打造激扬智慧、交流创新、共享包容的共同体,成为大众的‘书房、客厅、工作室’。”
“空间功能好,也不失时尚骨架。”汪大伟提出,建筑之美在于比例、尺度,建筑骨架不匀称,靠外面“化妆”“贴皮”是补偿不了的,“以前很多场馆的功能是靠占用资源的无限扩大来提升,值得考虑的与其说是场馆的‘得房率’,不如说是资源占有比和性价比——在有限资源里面,如何做到功能最大化。”
“设计师可以发挥想象,但不要太复杂。”在滕俊杰看来,比起建筑外观,更重要的还是在功能上适应观众观演的体验和需求。比如未来大歌剧院建设,“声音效果要好,观众席不要离舞台太远,观众席椅背上也可以做文章。现在剧院里,字幕都打在舞台两侧,对不少观众来说是种干扰。”他建议,不妨参考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将字幕屏设置在椅背,还有不同语言可选择。此外,歌剧舞台搭建时间通常需要四五天,可参考国际标准,搭建多块舞台,前台在演出,后台可搭建舞美,以便实现多台剧目的轮换演出。
青年设计师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国际性前瞻性
未来将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长期运作
三大新文化设施建成后,未来将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运作。基于此,不少建议,青年设计师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国际性、前瞻性。
上海图书馆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只占5000平方米,大量空间留给读者活动。“上图东馆的建筑理念要保证20年不落伍,其重点不在于藏书容量,而在于发展理念。”吴建中说,上图东馆以“上海智汇综合体”为建设目标,其核心理念是3个“i”——intelligence(智慧)、innovation(创新)、inclusiveness(包容),设计上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大众服务需要与未来发展趋势,建筑节能、环保和室内外生态和谐也应考虑在内。
上博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传承·经典”为特色,融合多个艺术门类,突出书画、工艺藏品优势,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目前上博所有展厅都是封闭式的,采用人工光,不只是上博,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博物馆都是如此,这也是1993年后影响整个博物馆界的展陈方式。他希望,上博东馆能打破封闭式的展览方式,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展厅内部、不同展厅之间、建筑内和建筑外追求一种通透性。“其实,这种趋势在国际上已经慢慢出现了,希望通过东馆在国内形成好的范例。”
上海大歌剧院将选址世博后滩地区,规划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打造上海“沿江沿河”文化新地标。上海大歌剧院的建设开创了全国歌剧院的先河。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张庆新介绍,上海歌剧院为了实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歌剧院的目标,将聚焦多元、精湛的艺术定位,一方面把原有的剧目巩固下来,更重要的是坚持以民族原创为基础,加强原创剧目的经典化。作为一个歌剧院,也需要为各种不同版本的歌剧提供演出平台。将力争在2020年之前,有50部大型歌剧剧目与硬件设施做很好的衔接。
也有提出“开放式展陈”的另一种思路,比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利用3D打印技术,把文物复制品放在展柜外,公众可以直接把玩观赏;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在每个展厅外,都有志愿者定时展示复制品模型,邀请参观者动手组装,这些都是贴近参观者、富有人性化的展陈细节。提出,国外的一些比较完善且成熟的展陈方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些功能需求可以纳入未来展馆的整体设计中。
汪大伟则认为,未来的三大馆应建成世界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其设计和功能设置要充分考虑前瞻性,如大歌剧院要呈现各种最新舞台艺术形式,成为全世界艺术探索者的保留空间,在初始设计时就要收集国际上各种新兴舞台艺术走势。
变身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空间从公有到共有
承载大众精神生活
上海大学建筑系主任刘勇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相比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图书馆、博物馆等展馆的建设已经超出了建筑范畴,更多的是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给市民和各领域提供交流的场所。
开放性和交流感很重要
“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外形、设计美感和场馆功能,更要考虑如何引导更多市民关注公共文化,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这将成为城市的财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提出,开放性和交流感是公共文化设施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金江波以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台湾罗东文化工场为例,罗东文化中心被设计成一个可供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自由进出的“大棚子”,除举行大型艺术文化活动外,也是周边居民散步、运动和休闲的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应该让人产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当然,这并非说一定要采用玻璃材料做外墙,看似通透、开放,但只是物理意义上的。”金江波说,罗东文化工场内部设置了很多小型广场、小型休息室等设施,人们可以自由地行走、坐下甚至躺下,产生享受和愉悦之感,空间语言的开放使人主动介入,这是文化交流发生的重要手段。
吴建中提到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这座11层高建筑被打造成为一个巨大的流动开放空间,每个室内空间没有绝对隔离,读者可以很自然地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建筑整体做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和通透。在空间布局上,图书馆有其特定需求,比如从静到动的读者动线设计,楼层从低到高如何做到从常用到不常用、人流从多到少,这些都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
上博东馆将采用开放式展陈
对博物馆来说,开放也是关键词。
过去,大多数博物馆都有窗,可以让自然光透入。如今,尽管建造水平越来越高,但博物馆大都成了密封盒子,全部使用灯光照明。要引入自然光,必须考虑避免紫外线对文物的侵害。自然光还会随着天晴、天阴变化,如何控制展厅室内照明的恒定性也是个问题。在室温方面,满足文物保护和人舒适性的要求有所不同,且文物对湿度平稳的需求比温度更高。以目前上海博物馆的22℃恒温为例,对于参观者来说,可能需要冬天脱一件外套,夏天加一件衣服。除了设备的革新,能否通过建筑设计,在温度、湿度、文物保护及观众舒适度上做到更理想的平衡?
杨志刚曾在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透露,上博东馆不仅将采用开放式展陈方式,还将利用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陈列,现场展示书画装裱和青铜、陶瓷器修复的工艺过程,让观众直接看到文物修复的实际情况,这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这方面,杭州的丝绸博物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已有尝试。
杭州丝绸博物馆修复展示馆为双层结构,一楼用于纺织品的修复研究等工作,二楼向观众展示修复后的纺织品文物。观众在二楼参观时,可以透过玻璃看到一楼的修复场景,但仅限于“工作区域”。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建筑里有文物实验室和文物保护部,公众可以参观,但无法进入工作区域,只能在走廊里通过窗户看,或通过门口电视观看文物修复录像。
文物修复是个漫长过程,在公众看来,难免单调和重复,而暴露在公众视野下工作,对文物修复人员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小的挑战。如何在设计上满足观赏并避免干扰,又是设计师必须应对的一个课题。
在看来,未来上海三大新文化设施的功能需求形式定位各有不同,设计方案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承载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公有到共有,成为真正适合和融入市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城市空间。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检测报告上CMA、ILAC-MRA、CNAS、CAL四个标识的区别!
- 分不清转包、分包、内包、挂靠之间的区别?看这里!
- 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已实施
-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汇总
- 典型案例!国内外桥梁坍塌事故,太吓人了......